巴花家具资讯

罗汉床:“美而实用”的家具

中国古代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?下面就由巴花家具企业华行红木小编为您讲解:

有的人说,是夜半客来对坐罗汉床上手谈一局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

有的人说,是斜依在罗汉床上,品赏春雨如酥的小巷中款款走过的佳人。

还有的人说,是半躺在罗汉床上看看书,旁边的小炕几上摆着三五香橼,书香合着果香,叫人慵懒的昏昏欲睡……

罗汉床的出现,贯穿这些文人墨客的生活,从唐朝一直盛行至今。

华行红木巴花宝座罗汉床

➤➤ 何为罗汉床?

罗汉床是明式家具中卧式家具的典型代表,是最具陈设性与观赏性的家具,也是四大类床具中经济地位最高的一种,被王世襄先生称之为“最理想的卧具”。

关于床,《说文》中它的解释是“床,安身之坐者”,汉刘熙的《释名》中说“人所坐卧曰床”,这里讲得很清楚,古时的罗汉床兼有坐、卧两个功能。

罗汉床一般体形较大,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。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,曲线弧度较大的,俗称“罗汉肚皮”,故又称“罗汉床”。

➤➤ 罗汉床的由来

“罗汉床”是一个非常粗俗的名字,至今没有学者能够很准确地解释出它的来历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罗汉床是从“榻”演变而来的,为了防止榻上的东西掉落,人们将建筑的围栏移到榻上,逐渐形成了罗汉床的雏形。

早期的罗汉床,围栏的形式基本与建筑栏杆一样。稀疏的格栅围在榻上,对人和物品都是一种保护。再往后,围栏变得封闭,有了挡风的作用,其实是榻和屏风结合为一体的家具造型。这种家具形式,一直延续到几十年前,稍微富足的人家几乎家家必备。乃至明清时期的皇帝宝座,都是以罗汉床为原型的设计,只是尺寸上面比罗汉床小了很多。

罗汉床的名称由来,没有详实可靠的文史资料记载。比较接近的,是明末文震亨的《长物志》中,提到一种尺寸稍小的长方形坐具,俗称“弥勒榻”,常被人用来打坐修禅。

弥勒榻是什么?它很像佛教中的须弥座,是一个平面,没有围子,后来加上围子就叫罗汉床,人坐在上面,就跟弥勒佛一样。

学者们一致认为,中国古家具的成形,与佛教传入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与弥勒榻的称谓一样,我们有理由相信,罗汉床的名称,一定与佛教有关。

而罗汉床逐渐演变到明清以后,变成了一个待客工具。

《后汉书·徐稚传》曾记载了一个故事:

太守陈蕃从不接待宾客,只有高士徐稚来时才特设一榻,等他走后,又将这榻悬挂起来。后人便以“陈蕃下榻”来赞扬那些礼贤下士的人。

作为榻的变体,罗汉床也渐渐成为待客的最高级别。历代以来的画作中,也多有表现古人以罗汉床待客的场景。

➤➤ 罗汉床——“美而实用”的家具

罗汉床的出现,贯穿了文人墨客们的生活,从唐朝一直流传至今。如今,我们所见的罗汉床多为明清式样,线条简洁,刚柔相济,符合简约内敛的文人审美。

作为“美而实用”的家具,罗汉床可不只是摆着威风。床上放炕几,独处时可读书、赏画,也可以撑着一只手,支着脑袋望窗发呆。

朋友来访,可邀请上坐,闲聊、品茗、对弈,兴致来了,小酌两杯也是乐事。去掉炕几,累了就靠一会儿或午休,最是方便。

一张罗汉床,沉淀着传统中国的悠长记忆。从孩童到年迈,经年相伴,气息相融,成为家的一部分,难以割舍。也许,家具的生命力,就在于此。